欢迎光临合肥新闻热线!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文化

福建泉州联建联创联动,推动党建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

今年以来,泉州市水利局持续发挥市直机关资源片区片长单位优势,聚焦生态文明建设,持续激发片区“党建+”效应,有力促进机关党建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互赋能、同频共振。

工作机制联建,推动抱团发展

发挥片长职责,牵头抓总、建章立制,确保片区工作有序推进。一是建立片区议事联席会议制度。确定片区会议成员及各单位联络员,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片区会议,由片长、副片长单位负责召集,片区成员单位轮流承办,落实工委领导下沉片区走访季报制度,召开片区会议6次,及时反馈并协调解决片区党建问题18个。二是建立“五联”互动工作机制。根据片区单位职责相近、地域相邻、业务相关、需求一致的特点,推行项目联推、智库联享、资源联用、活动联办、服务联动的“五联”互动模式,推动抱团共进、整片提升。三是建立线上党建活动“超市”。除每季度召开一次片区会议、每半年开展一次联合活动的规定动作外,依托微信群建立党建活动“超市”,各单位自主发布主题党日、志愿服务、专题调研、党员培训等方案,供全体成员自选认领,丰富片区党员的党内政治生活。目前已开展交流观摩、辅导讲座等活动12场次。

党建品牌联创,发挥矩阵效应

坚持系统思维和品牌意识,引导成员单位同吹“一个调”、同绘“一张图”、同下“一盘棋”。一是集思广益定目标。召开务虚会议共商共讨,立足片区单位与自然资源息息相关的特点,明确共同打造生态文明为中心的党建矩阵目标。二是示范立项亮名片。发挥水利局片长单位示范担当和本市实施河湖长制的经验优势,确定“幸福河湖”作为生态文明党建矩阵“主打”名片,联合开展一场现场观摩、开展一次专题调研,策划“保护山川河流”志愿服务、水源地保护行动、“植此青绿”等片区活动,为片区党建品牌示范引路。2022年泉州市河湖长制工作再获全省绩效考评第一名,荣膺“六连冠”;2023年1-5月,全市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3.77万亩,占省下达年度任务16.35万亩的84.2%。三是孵化品牌齐推进。聚焦让天更蓝、山更绿、水更清、生态环境更美好等共同愿景,由成员单位提出创建方案,经片区会议共同探讨完善,联合资源规划局、生态环境局等单位同步酝酿推进“蓝色海湾”“碧水清源”“气象先锋”“红色地质”等9个党建品牌,构建形成生态文明党建矩阵。2022年品牌创树工作成效明显,5个项目在市直机关特色党建项目评展获奖,9个案例入选机关体制机制创新案例。

服务发展联动,促进党业融合

从党建工作上的抱团延伸拓展到服务发展、服务群众上的抱团,释放片区“党建+”效应。一是重点项目一起抓。共商贯彻落实市直机关“旗帜领航·担当落实2023计划”举措,片区单位党组(党委)书记亲自挂钩协调1项“重中之重”工作,大抓落实、狠抓落实,共促党建引领生态文明建设成效。市水利局党组书记挂钩“水利项目攻坚”,坚持现场调研、视频会商、专题调度等多措并举,力促项目早开工、提速增效。今年1-5月底累计完成水利投资41.88亿元,占年度计划投资95.03亿元的44.07%,超序时2.4个百分点,水利投资完成量全省第一;在全省水利工作任务清单一季度评估中,泉州市以“7项指标4项满分、总分99.39分”的优异成绩位列全省第一。二是智库优势一起用。借助“泉州河长学院”平台,建立教育资源共享机制,发挥专家智库的智力服务作用,探索建立互聘专家等制度,促进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,目前已初步实现水利、地质、水文等专家库信息共享,落实各类技术专家200多人。三是服务群众一起上。组织开展党建、公益、文体、帮扶等活动,共同实施资源治理保护宣传、联合执法等专项行动13次,进一步提高群众资源保护意识;开展整治水源地、水旱灾害防御隐患排查、“碧水清源”行动、地质灾害防治等,集中力量解决群众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11个。其中市水利局瞄准河道非法采砂、河湖“四乱”、无证取水等水事违法重点领域,积极开展水行政执法工作,一季度水行政执法案件查处数、巡查工作量以及出动执法力量等指标均位列福建省前三。
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合肥新闻热线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
我要收藏
0个赞
转发到:
阿里云服务器
Copyright 2003-2025 by 合肥新闻热线 hf.affnews.cn All Right Reserved.   版权所有
关注我们: